来源:巴比特资讯(http://www.8btc.com/iterative_technique )
3月30日,在CSDN、火星财经联合主办的区块链技术及应用峰会(BTA)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带来了一场生动、深刻的演讲,席间金句不断,例如“成年后的技术都会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高喊去中心的大多是自己想成为新的中心”、“智能合约的智能≈程序员的智商”。
但你若因为这几句话以为他不看好区块链技术,那就大错特错了。70后的何宝宏,见证了互联网的20年发展,在他看来,区块链颠覆不了互联网,它只是互联网技术迭代的又一个补丁。但它同时认可区块链这一“小产业”,将引发“大变革”。
以下是何宝宏的演讲精编,由巴比特整理。
我做互联网研究20多年了,用现在时髦的话,我是做古典互联网研究的。十年前移动互联网兴起的时候,那些做移动互联网人说我是做PC互联网的古董。PC互联网兴起的时候,我才知道研究的时候该说什么,那时候我还跟大家一样年轻,十年之后,可能在座的各位会被00后称为价值互联网时代的古董。如果是这样的话说明我们成功了。
我主要是禅修如何给互联网技术相面,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特点是变化,但是变化后面还有诸多不变的东西,你只是注意到了变化,没有注意到不变的,实际世界上绝大多数东西是不变的,技术的背后也有它的规律和特点的。
“草根,有害,全球,自治,分布,开放,透明,对等,匿名,分享”
看到这些词,你肯定会说这是在描述区块链,但是时光倒流20年,这是在说互联网。今天我们所说的几乎区块链的所有特点,20年前我们就讲过,唯一的区别就是迭代,甚至包括当年互联网的理想,有的至今依然没有实现,有的没有想到就实现了,事情从来都是这样的。
所以互联网是一个还没有完成的实验,实际上业界一直在给互联网打补丁。每过几年就会有一个叫“下一代互联网”的东西出现。从HTV6N阶到移动互联网,LT到今天又被抽了下,一次又一次,所以通过历史的角度来看是区块链是互联网的又一个目的地。
区块链,颠覆不了互联网,更颠覆不了世界,因为它是互联网的发展和延续。如果你非要认为区块链可以颠覆世界的话,我只能说你的世界太小了。
“性能低、能耗高、生态链、安全防护、隐私保护、监管缺失、标准缺失、不务正业”
以上我们现在常谈的区块链面临问题,但以我20年相面经验来说,凡是这样的技术都是好技术,这些缺点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克服解决,新技术当然会标准缺失,生态不完善,隐私需要保护,当有人批评区块链这些缺点时,我都说这是优秀技术的典型特征。
分布式账本是刚需,区块链是实现
在我看来,分布式账本是刚需,区块链是这种记账方式的实现手段,在此之前,我们几百年来一直是集中式的记账方式,没有一种手段能够高效支持分布式记账。区块链是数据库技术新的发展,与传统数据库相比,区块链数据库去除了“UDDATE”和“DELETE”,原有的数据库太灵活了,容易被篡改,所以我们需要把它打残。与传统组织相比,区块链在进行内容同步时不再需要管理员,会计记账时不再需要给会计发工资。
“去中心化、防篡改、匿名性”
这三个词是区块链目前宣扬的特点,也是它的理想国。但我并不相信,因为“成年后的技术大多都会活成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具体到区块链来讲,有以下几个原因。
代码:Core小组
算力:77.7%集中在中国
比特币:40%集中在1000人
以比特币为例,代码控制在Core小组,算力高度集中出现了两个中心,一个报告说40%的比特币集中在1000个人手里,另外一个报告说96.53%的比特币归属于4.11%的地址。
高喊去中心的大多是自己想成为新的中心。
过去:技术上很容易修改,需要靠管理手段防篡改
现在:技术上不让做修改,还要靠管理手段改错账
防篡改不等于不可修改,因为我们在记账时是会出错的,你不能保证数据绝对不出错,我们当然是不允许会计做假账的,但是允许改错账。人会犯错,数据也会出错,之前是技术上很容易修改,所以我们需要一些管理手段来防止他篡改。今天我们的区块链技术上是不可修改的,但是出了错怎么办,我们需要一些管理的手段来改错账,不可篡改的技术上一定要加一些可改的东西,这个事情又颠倒了一遍,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世界是平衡的,不能走极端。
1993年: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2018年:在互联网上,如何证明你不是个东西
我们需要保护隐私,但不是说一定要匿名,匿名是保护隐私的一种方法和手段,而不是绝对的。第一张漫画是,“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因为20年前互联网的口号是:“匿名的、全球的、共享的、自治的”,然而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就演变成了第二张图“在互联网上,如何证明你不是个东西”,为什么要有验证码,因为你要证明你是个人,至少不是机器。
分叉也能“装币”,这个世界上分裂永远是个悲剧,只有我们搞币的把它搞成喜剧。
POW:劲大的
POS:钱多的
DPOS:代理人
我们需要共识,但是我们发现共识机制本身是分裂的,碎片化的, POW比谁劲大,算力多的说了算,POS比谁钱多,钱多的说了算,这不是典型的由原始社会过渡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了嘛。然后我们又搞了代理人制,钱多了人也太多了,所以我们要DPOS。共识机制如何形成共识?这个特别难。可能数据层面容易一点,而共识机制本身,你那边形成的共识我这边认不认,要有共识必须要有共识之母,共识也是链式结构的,信任也是链式结构的,你说区块链是去信任的,那不可能,你不信任一个组织,但你总得信任点什么。
智能合约的智能,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当然我个人是非常看好的,我们做可编程的经济,可编程的合约,从趋势上来说是毫无疑问的。我们现在的合约是用自然语言书写的,我们应该用机器语言书写所有合同、书写所有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可是我们做不到,因为世界上的程序员太少了,自然语言有很多漏洞,用机器语言替代自然语言,这个方向很好,但是路还很长。
私有链:队友不可信
联盟链:组织不可信
公有链:人都不可信
信任决定圈子,如果你觉得队友不可信就用私有链,如果你觉得组织不可信就用联盟链,如果你觉得谁都不信那就用公有链,但是你得相信数学,相信密码学,否则就没法玩了。
代码即法律,未来的合同法律是用计算机语言书写的,写进去就改不了了,所以你可以想象我们下一步的人才:
“懂编程辑的律师,才是个好会计”。
在代币领域:已经成熟
在泛金融领域:正在尝试
在娱乐领域:可能是风口
很多技术最开始应用的场景都是游戏,我们小时候都被批评过,“电视害了你们70后”、“互联网害了80后”、“移动互联网害了90后”,所以说好听点,新技术的主要场景是数字文化产业。
但我觉得现在宣传的场景都不大可能是区块链的Killer APP,历史性的场景告诉我们需要非常突破的性的思维,老刀一定不好使。最早互联网发明出来,我们用互联网做黄页,谁也想不到做搜索引擎。所以最早出来的东西历史的痕迹太明显,至少目前公开宣传的场景,我都觉得不大可能成,也可能有人正在闷声憋出大招。
区块链从技术角度来讲,是单个账本变成了多个账本,过去的数据库之间是从属关系,现在多个数据库之间是对等关系;从一个会计到很多个会计;我们以前可以读、写、改、删,现在我们记账只有读和写;我们以前记账要给他发工资的,需要外部激励,现在自己激励就可以了;以前公司里商务和财务是分离的,付账的时候特别麻烦财务要统计,现在有了智能合约就是商务财务一体化。
这一切,颠覆了我们很多的想法,带来了诸多反思:
过去:代码是技术
现在:代码是金融
过去:数据是信息,要传播
现在:数据是资产,要保护
过去:密码丢了,财产还在
现在:私钥丢了,财产蒸发
过去:可以公开账户号,但存款金额是隐私
现在:可以公开存款额,但账户归属是隐私
自媒体:从web1.0到web2.0,人人都可以当编辑
自金融:从信息互联网到价值互联网,人人都可以发通证
但是Token是什么?是资产还是预付费?
有了区块链,所以我们反思区块链引发的新问题:
公司是什么?
货币是什么?
信任是什么?
在我看来,这就是“小产业,大变革“,区块链颠覆的是我们的经济运行最底层的复式记账法,过去之所以出现假账是账本之间相互不联,现在万物互联,我们用了几百年的复式记账法演进为三式记账法。区块链的2018就是“水深,火热”。
谢谢大家!
咨询微信客服
0516-6662 4183
立即获取方案或咨询top